08 3月, 2010

西安碑林-專題內容

書體演變


總說|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漢字在剛開始的時候,偏旁不固定、筆畫也不一定,秦始皇頒布小篆作為文字標準,讓漢字的形體開始走向定形,到了隸書又是一次重要的改變,將彎曲回轉的筆畫改成簡單的點畫橫長,加上字形改造等等,逐步確立了漢字的字體規範。

  隨著字體的演進,以及毛筆的充分運用,漢字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書寫方式,有規整端正的楷書、有狂縱奔放的草書…,
各有不同的特色與美感,到了魏晉時代,漢字書寫的形體已經定型,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也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秦始皇以小篆作為文字標準之前,各地的文字雖然不盡相同,但已經有相對的結構型態,因此常一併被歸類於篆書。

  篆書是一種統稱,包括小篆、金文、石鼓文、甲骨文等等。雖然這些文字在當時主要只是用來書寫記載,但是從字體的線條變化、結構型態,甚至是字距行間的安排,都有鮮明的形象表現,因此也成為後代書法家摹寫的對象。

  甲骨文

  甲骨文一般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源頭,它具備了書法構成的三種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大多是用刀刻出來的甲骨文字,筆畫多是直線,呈現出細瘦方折的特色,然而其中仍可見變化,研究甲骨文的董作賓就曾以殷墟所發掘的甲骨片提出五個書寫風格的分期,各期特色分別是宏放雄偉、謹飭嚴守、頹靡柔弱、生動勁峭、嚴肅工整,透過留下的刀痕,可以看出當時用筆的輕重粗細變化,看起來隨意排列、自由錯落的甲骨文字,大多會隨著甲骨片的形狀變化,有時散落、有時直排,流露出稚真爛漫的古趣。

刀刻的甲骨文字,筆畫多是直線,細瘦方折

金文筆畫圓轉勻稱,行款整齊

  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被稱為鐘鼎文,其中又以西周時期的金文最具代表性,在西周約近三百年的歷史中,隨著時期不同,也呈現不同的金文特點,一般分為早中晚三時期,早期金文較簡短,字的形體雄勁開張,筆畫有明顯的波磔,中期從周穆王開始,金文的筆畫粗細逐漸趨於一致,均勻圓潤,整體看來規整婉秀,從厲王開始,晚期的金文更加地嚴謹工整,排列佈局相當規律,不過也有部分不以精整為訴求,筆法自由多變。整體而言,和甲骨文相較,金文的筆畫圓轉勻稱,行款整齊,端莊凝重中也富有變化。

石鼓文結構方正平穩,接近書寫效果

  石鼓文

  唐代初年在陜西發現了十塊形狀像鼓的石頭,石鼓的四周上刻著四言詩文,內容主要是東周秦國天子貴族遊獵的情況,而被稱為「獵碣」,不過,大多數人稱這些石刻文字為「石鼓文」。石鼓文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對後來的秦朝小篆也有很大影響,在書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石鼓文的筆畫勻圓渾厚,結構方正平穩,行列舒展規整,已不見象形圖畫的痕跡,而接近書寫效果,不少唐代以後的書法家給予高度評價。

秦瑯 台刻石上的書體是典型的小篆。邪

  小篆

  小篆

也叫作「秦篆」,是秦始皇併滅六國之後,為了統整各地使用的文字,而整理確立的書體,這段期間因地域性的差異漢字有很多不同型態,為了與小篆有所區別,這些秦以前的字體有個籠統的名稱叫做「大篆」,小篆的定型是因應當時時代的需求,主要是將繁雜的大篆加以簡省,淘汰在各個地區通行的異體字,以小篆作為正字,可以說是對漢字做了一個總結,使其有所規範。

  小篆是相當整齊均衡的形式,形體端正瘦長,婉曲的筆畫線條幾乎沒有粗細變化,運筆並不強調輕重快慢的變化,筆畫之間的空距相當勻稱,每個字所佔的空間也很平均,通篇整齊劃一,給人一種規矩整飭的美感。

小篆立軸

曾紹杰

篆書 1965

縱184公分 橫42.8公分

釋文: 余曾見柳誠懸小楷度人經,遒勁有致,蔡君謨茶錄頗仿之,世未有傳者,此清淨經似永興破邪論,海上潘氏所藏,宋拓也。

款識: 乙巳重九曾紹杰

鈐印: 紹公小篆 圜方自適

  曾紹杰 (1911-1988) 原名昭拯,出生於湖南湘鄉,是清代的名臣曾國藩五弟的曾孫,自幼學習書法,十四歲開始學習篆刻,十六歲就開始蒐集碑帖,不斷臨摹學習古人精華,書法尤以篆隸見長,1959年與陳定山等人舉辦〈十人書展〉是當時書法界一大要事,1961年與陶伯壽等人籌組〈海嶠印集〉,是台灣第一個篆刻結社。這幅立軸是其夫人勞藹如女士於1999年贈予史博館,為其54歲時所寫的小篆作品,其小篆除了臨仿清末趙之謙、吳大澂、黃牧甫之外,對於泰山刻石等秦刻小篆也下過功夫,有深厚的基礎。本幅所書內容是節錄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一書當中「書度人經後」段落,以小篆書寫本幅作品,用筆徐緩,筆畫圓勻婉轉,全幅佈局規整嚴謹,在修長的字形中流露出溫雅特質。

熹平石經殘石

隸書

縱184公分 橫42.8公分

  《熹平石經》是漢代官方版的儒家經書,漢代提倡儒學,儒學經書的傳授有古文經和今文經學派之爭,加上都是用口授傳抄,造成經文章句有不少錯誤,在取才考試的時候,會因為章句差異而引起爭論,因此,蔡邕等人便奏請正定文字,於是漢靈帝在熹平四年 (公元175年)命令蔡邕等人參校各本經書,以當時通用的隸書寫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經,延請當時刻碑名手進行石碑鐫刻,總計46塊碑,在光和六年 (公元183年)完成,立在洛陽太學的鴻都門外,提供給當時學人參考。據說公布以後引起很大重視,每天來參看的人數眾多,連街道都阻塞了。可惜到了東漢末年,董卓之亂使得洛陽宮殿被焚毀,石經也遭受破壞,雖然唐代魏徵曾加以收集,但已經不足十分之一,到了宋代開始有殘石出土,民國以後,才比較多見殘石出土。

  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熹平石經》殘石,是公元1934年在東漢太學遺址出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殘石塊,殘石經文是《公羊傳》,殘石上字字規整工穩,結體方正,橫畫起筆像蠶頭,收尾像雁尾,是隸書主要特色「蠶頭雁尾」,讓平穩的字體也多些飄逸美感,整體謹飭端莊,可說是漢代隸書成熟期的代表作品。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放大圖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印: 橄欖齋 得失寸心知

謝宗安印 鐘盦

齋 得失寸心知

謝宗安印 鐘盦

草書對聯

劉延濤

草書

縱136公分 橫68公分

釋文: 遇酒千鐘少,評花四海空

款識: 劉延濤

鈐印: 東周劉氏

  劉延濤(1908-1998)因欽慕後漢黃叔度的清高人格,而自號「慕黃」,出生於河南鞏縣。青年時期受到于右任的青睞進入監察院,同時擔任標準草書的主要編輯工作,長期協助于右任從事標準草書的研究與推廣,在其著作《草書通論》(1956年出版)當中也將標準草書納入篇章,此外,也在1955年與馬壽華等人合組「七友畫會」,持續水墨畫創作及展覽,詩、書、畫三藝均善。他的標準草書可說是最得于右任的精髓,然而又與于右任的磅礡大氣迥異,展現另一種清潤儒雅的調和之美。這幅草書對聯作品「遇酒千鐘少,評花四海空」,是用標準草書寫成,字字獨立卻不影響筆勢的連貫,整幅有不少筆乾墨枯造成的飛白,也有幾處濃墨的點畫,均有如水到渠成,自然形成筆畫的節奏感,他曾寫道「側與曲、圓與簡,
都是草書的妙用」,在這幅作品渾然的圓轉運筆當中,即可看出他的充分體會,順暢內斂的點畫使轉,讓作品充滿溫潤靈秀的美感。

文天祥正氣歌草書八聯屏 放大圖
唐人寫經殘卷

紙本

縱25公分 橫288.5公分

  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信徒常用佛經來敬奉,因此寫經的數量很多,經卷大都是以端正的小楷手抄而成,用筆豎細,收筆處重筆而不挑,因為和其他書體書風有明顯差異,因而有「寫經體」的專有名稱。唐代的寫經體源於前代,西晉時的寫經卷就有類似的書法形式。這件文物是西元1965年在紐約博覽會所徵購的,所抄寫的經文內容是《大般涅槃經後分》下卷聖軀廓閏品,大般涅槃是指佛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的解脫境界,《大般涅槃經後分》是相關經典之一,共有四品,上、下卷共二品,主要敘述佛陀入滅和火化、舍利供養等事,在西元664-665年由會寧與若那跋陀羅完成漢譯。這件唐人寫經殘卷用筆輕重有致、結體端莊修長,為了佈局工整,卷上還有井然有序的格線,字勢清麗端秀,在整齊中富有變化,予人一種流暢的美感,卷尾有一收藏款印「抱蜀廬藏」。

旅箴並序楷書橫幅

溥心畬

楷書 1955

縱47.5公分 橫19公分

釋文: 旅箴并序

在易之旅,下艮上離。夫火炎而上升,山止而下靜,艮而麗乎明,離而不失其止者,其惟聖人乎。余二年在吳越,五歲居於海濱,旅之時也。不離於旅而昧於其道,觀於易象作旅銘以勵志。其辭曰:艮義在止,離德麗明。豐失居而受旅,遂窮變而終亨。周公之徂東山,有鴟鴞之比興。孔子之阨陳蔡,聞(絃)歌之誦聲。惟聖作則,乃正其情。從容中道,茲微且精。嗟余小子,黽勉而行。思居貞而蹈義,儼臨淵而履冰。戒貪欲而行險,罔倖進而矜名。言忠信而篤敬,行好謙而惡盈。雖居夷而何陋,素患難而德馨。旅焚巢於上九,所致歎於禰衡。務高翔而知止,貴立命之有成。慮離德之孔灼,或貽戚而戎興。持艮義於亂世,庶遠戾而全生。

款識: 歲在乙未秋九月東遊日本止於澀谷旅舍作此銘

鈐印: 溥儒之印 心畬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原姓愛新覺羅,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自幼接受嚴格的家庭教育,深厚的詩文涵養和藝術才華,具體表現在其高雅空靈的詩、書、畫中,是民初藝壇的一代大師。西元1955年乙未,六十歲的溥心畬赴往韓國、日本各地講學遊覽,這幅作品即是那段時期在日本東京涉谷所寫,看到旅卦卦象而有所感,勉勵自己遠遊而不偏離中道,就像周公、孔子顛沛流離仍能有所作為。溥心畬自述其楷書是先學習顏柳大楷,然後再寫晉唐小楷,他重視腕力的鍛鍊和提筆練習,因此在書法點畫細微的地方仍見筆力遒勁,留存不少精妙小品,這件小楷作品佈局寬朗端整,筆畫粗細分明,明顯地表現出提按的變化,結體舒和修長,全篇呈現雅逸靈秀之美。



書體演變|書藝欣賞|

書體演變

總說|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定武本蘭亭序》,宋拓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圖像僅供瀏覽,不得複製下載)

  行書是介於草體書和正體書兩者之間的書體,是比較簡便的書寫形式,嚴格的行書概念僅指楷書的行書而言,是從魏晉以來就和楷書同時發展,盛行不衰,它不像楷書那樣嚴謹方正,也不像草書那麼自由放縱,容易書寫、容易辨識,也比較容易通行。行書沒有規定的寫法,書寫得比較規矩接近楷書的,就叫做「行楷」,書寫得比較放縱近於草書的,就叫做「行草」。

  在重視情意、追求美感的魏晉時代,具有瀟灑風韻的行書深受許多書家的喜愛,尤其是王羲之、王獻之充滿性靈的行書作品,充分體現了「晉書尚韻」的特點,不僅在當時書壇開創一股新風,也樹立了典範影響後世,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東晉以後的南方書壇,可說是行書的天下。

  在重視法度的唐代,書壇整體發展雖然是以楷書最受注目,但也有不朽的行書名作,顏真卿的《祭姪稿》以行書書寫,奠基於楷書法度,筆墨線條透露出慷慨激昂的張力,有雍容偉壯的氣勢,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到了「尚意」的宋代,注重意趣表現,強調主觀感受的表達,行書又再度風行,標誌著宋代書法藝術成熟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均擅行書,也分別表現不同的個人書風,其中,也有人稱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圖像僅供瀏覽,不得複製下載)

宋 蘇軾 寒食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圖像僅供瀏覽,不得複製下載)

  元代之後,行書仍然是許多書法家愛好的書體,也創造不少優秀作品。元代趙孟頫的行書行筆流暢,姿態溫潤唯美,鮮于樞也以行草書的成就最為突出,氣勢雄渾。晚明的董其昌用筆圓潤飄逸,行書作品有典雅古淡的韻致。除了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正統書法之外,在晚明務奇求變的社會風氣下,也有另一股創新的變形書風形成,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自然反映在行書的創作上,一反以往行書普遍追求的秀雅婉麗,姿態奇逸、筆墨大膽、追求個性化的表現,以反叛和狂怪開創新面貌,作品有強烈的個性面貌,張瑞圖、黃道周、王鐸等是其中代表。

《定武本蘭亭序》,宋拓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行書是介於草體書和正體書兩者之間的書體,是比較簡便的書寫形式,嚴格的行書概念僅指楷書的行書而言,是從魏晉以來就和楷書同時發展,盛行不衰,它不像楷書那樣嚴謹方正,也不像草書那麼自由放縱,容易書寫、容易辨識,也比較容易通行。行書沒有規定的寫法,書寫得比較規矩接近楷書的,就叫做「行楷」,書寫得比較放縱近於草書的,就叫做「行草」。

  在重視情意、追求美感的魏晉時代,具有瀟灑風韻的行書深受許多書家的喜愛,尤其是王羲之、王獻之充滿性靈的行書作品,充分體現了「晉書尚韻」的特點,不僅在當時書壇開創一股新風,也樹立了典範影響後世,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東晉以後的南方書壇,可說是行書的天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