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4月, 2009

德國漢堡的學校改革造成人心不安

德國敏斯特大學教育學博士 王秋萍
(2008年12月七日在漢堡中華婦女會演講 “漢堡中、小學學制改革” 內容)


2008 年四月12/13日德國著名的漢堡晚報 (Hamburger Abendblatt) 第13版刊出一篇對於漢堡市教育政策的報導, 作者是Miriam Opresnik Diana Zinkler 兩位女士。斗大標題 「學校改革-大不安」, 副題「教育計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抗『黑綠聯盟』」, 文章起頭的大字「將來只有學校可以決定哪個孩子可以上古典中學, 哪個小孩不可以很多人也因此感到憤怒」。 漢堡市屬於德國中央政府直轄的城市, 行政地位形同一聯邦政府, 政治生態一向受到全國重視, 這次的政黨聯盟和提出的有關政策眾所矚目。


背景
要了解文章來龍去脈, 首先必須簡單介紹德國在2008年二月舉行「公民選舉」(Bürgerschaftswahlen) 。當時代表第一大黨CDU - 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基督教民主聯盟黨, 「黑色」為政黨代表色。代表CDU 力圖連任的市長候選人Ole von Beust 先生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最主要競選訴求是「漢堡學校結構改革計畫」, 所謂「學校雙體制」(zweigliedriges Schulsystem) -- 古典中學 (Gymnasium) 及城區中學 (Stadtteilschule) 並行- 也就是說保留大家最愛的Gymnasium, 廢掉不喜歡去唸的Realschule和Hauptschule, 或者說將Realschule 和Hauptschule兩者合併, 稱為「城區學校」 (Stadtteilschule)。 漢堡小學生家長在四年級畢業後可以決定送他們子女到古典中學或是城區學校其中之一就讀。

目前還實行的德國的中小學銜接制度我們也需要了解一下。 德國基本上小學讀四年(柏林與布蘭登堡市例外, 實施六年制),稱為「基礎學校 」(Grundschule)。上五年級時就會面臨分流的問題: 除了綜合學校(Gesamtschule){綜合學校, 見本文後段「何時分流」內容 與特殊學校(Sonderschule), 基礎學校畢業班上的老師會根據每個學生在校表現, 其實絕大因素是「成績」, 建議家長讓自弟進入現行的「第二級初階中學」(Sekundarbereich I) 三類中學之一就讀 --古典中學(Gymnasium)讀9年、 實科中學(Realschule)讀6年、或是國民中學 (又稱職業預校, Hauptschule)讀5~6年, 我們在此姑且稱之為「三中學制」。簡介如下:

希望畢業後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大多數就讀Gymnasium,讀九年, 十三年級畢業後取得「大學入學資格證書」即高中畢業考(Abitur)成績。這是一條最容易獲得Abitur通過文憑的路,並且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普通大學。

Realschule因應較高等的職業教育需求而生,而且實科中學也一直是德國教育體系中的典範,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學生的來源背景主要是社會的中產階級,其成功因素是奠基在兩方面: 一方面Realschule的教學內容重視德國轉形成第三級產業的社會背景;另一方面由此畢業的學生可獲得中級文憑,並具有許多選擇發展的可能: 可以選擇較高等的職業發展;也可以繼續升學,例如進入職業導向的文理中學,因而往高等教育體制邁進, 也就是說即使上Realschule , 將來也可以考「應用科學大學」或是「高等專業學校」等德文稱為 Fachhochschulen的大學院校, 同等於大學畢業生。

Hauptschule源於起初國民學校進階級(Volksschuloberstufe), 從1964年更改為Hauptschule。 其發展是以職業教育為主,並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的面向。因為就讀學生絕大部分都有著較弱勢的社會背景,或是德語並非其母語等嚴重的問題, 產生許多批評, 為因應這樣的情況,教育委員會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決議,開放Realschule 與Hauptschule之間的轉學制度,以強化職業預校學生的學習能力 (德國教育 2007)。

德國教育講求平等, 人不分優劣,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不准用所上學校來分學生好壞, 哪一種中學好, 哪一種差? 不可一語蓋之。但是社會上一個心照不宣的看法是: 從Gymnasium畢業的學生大部份將來上大學, 在社會上領導地位; Realschule畢業生進入政府機關或私人機構上班或是擔任的低階管理階層; Hauptschule 畢業生從事營造, 技藝方面或是「黑手」一類的工作。這樣籠統的分法或許是成見, 或許個人觀感有出入, 總說, 在德國境內我們台灣人圈子裡, 子女讀Gymnasium 臉上有光, Realschule還可以接受, 上Hauptschule 就不太好看了!

那Von Beust 先生提出的古典中學 (Gymnasium) 及城區中學 (Stadtteilschule) 的「學校雙體制」和原來「三中學制」有什麼差別呢? 最大的好處是, 學生在兩種學校就讀將來都可以取得「大學入學資格證書」(Abitur)。也就是說, 不用怕如果不上古典中學將來就上不了大學, 在「城區學校」畢業同樣也有機會上大學, 更好的是, 上「城區學校」, 就算畢業時達不到上大學的成績, 也可以拿到Realschule畢業證書, 這項計畫預定於2009年開始實施 (Dinges-Dierig 2005)。

說到這裡還要解釋一下漢堡這個城市教育悲哀的一面,在德國所有聯邦政府 (Bundesland) 為每一個學生付出的教育預算漢堡市居全德首位, 然而PISA [1] {PISA, 見本文後段「比薩驚嚇」內容}研究結果, 漢堡的學校學生成績卻一點也不出色。 據統計, 2007在漢堡Hauptschule就讀的中學生當中75 % 被歸為「危機學生」, 也就是可能畢不了業的學生, 2005/2006學年度漢堡市總共有12.3 % 中輟中學生 (Zeit 2007), 2007年10. 3% (Opresnik/Zinkler 2008)。 這個可悲的現象專家歸咎於漢堡市獨特的居民生態--根據統計, 漢堡市內年齡低於18歲的青少年當中有20.8 % 靠社會救濟金過活, 兩個一年級學生中就有一個父母親有移民背景 (Stadtteilschule 2008)。有移民背景的學生不是比較笨, 而是語言的障礙, 文化銜接問題往往造成學習落差, 影響成績。不管如何, CDU 的這項改革方案就是順應民意, 讓人人有機會上大學, 安心到古典中學以外的學校就讀, 希望藉此讓輟學率降到零 (Opresnik/ Zinkler 2008)。

聽起來很不錯啊, 為何選後會遭到杯葛呢? 問題就出在公民選舉結果CDU雖然還保有第一大黨頭銜, 但是這回的得票率42.6%, 沒有超過半數, 必須和其他政黨聯合執政。CDU做出空前的選擇, 和成立背景幾乎可以說背道而馳的綠黨GAL「漢堡市綠色替代選擇名單」(Gruen-Alternative Liste Hamburg)合作。這是德國歷史以來首次在聯邦政府層級的「黑綠聯盟」(Schwarz-Grün Koalitionäre)。CDU和GAL兩個政黨在許多基本政治立場採取對立態度, 如何在既有的牴觸的政策進行協商, 選後就執疑不斷。

果真, 選後到現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聯盟的CDU和綠黨提出的聯合教育政策, 也就是晚報標題中的「黑綠聯盟」計畫出爐了, 原先的CDU 的教育政策修正為 「小學先修班一年 + 6年小學 + 7年城區中學, 或是小學先修班一年 + 6年小學 + 6年古典中學」(Dreyer 2008)。 和原先選前提出的政策最大差別有二:

第一, 在小學從現行的四年的基礎學校(Grundschule) 延長為六年的小學校(Primarschule), 此制將於2010/2011學年度開始實施。第二, 更重要的是, 修正後的教育策略中決議, 今後六年基礎學校後只有「學校」有權利決定學生上哪種中學 (Opresnik/ Zinkler 2008)。 換言之, 原先家長不再享有最後決定權, 上何種中學的決定權完全掌握在「學校」或者說「老師」手裡。


那怎麼說「學校」全權決定讓家長生氣呢? 難道家長還可以違背老師的建議選擇自己想上的中學類別嗎? 答案是正確的! 雖然基礎學校畢業前, 級任老師會對個別學生做出升哪一類中學的建議, 然而只做參考, 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家長手中。和台灣一樣, 德國家長也是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本來嘛, 誰不希望自己孩子中學畢業後進入大學, 將來出社會進入領導階層? 所以只要小孩不是太差, 只要學校肯收, 大家還是拼命往古典中學擠。 以漢堡市為例, 半數的五年級生選擇進入古典中學, 導致越來越多的實科中學以及國民中學面臨關校危機。現在家長喪失了選校的權力, 當然反對聲浪四起。


各界質疑
細節雖然還沒定案, 但是已經有很多家長和老師抗議「黑綠聯盟」的學校改革計畫。「父母權力遭禁」,「CDU出賣了自己選民, 自我決定權遭損」, 「學校政策大災難」批評字眼不斷。 在漢堡市Wandsbek 區內的Charlotte-Paulsen古典中學擔任22年校長的Hans Kaufmann先生表示「隨著這項改革CDU已經將她多年來發起的『重新建構自主學校和擴充全天學校』的改革丟進了字紙簍」。「小學讀六年將流失學習品質」言下之意, 早一點分流, 在「三中學制」下「程度整齊」的學習族群中才看得到學習成效, 而小學階段只有在學習力較強和較弱學生分別學習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成就。漢堡晚報讀者Iris Voß 表示「長久以來學校學習著眼點都放在學習弱的學生身上」。就是說, 好學生覺得無聊, 改革後2010/2011年還要比現在再多忍耐兩年 (Opresnik/ Zinkler 2008) 。

「漢堡商會」 (Handelskammer Hamburg) 主席Karl-Joachim Dreyer先生表示, 「六年制小學在柏林市已經行之有年, PISA 結果顯示柏林市學生成績並沒有因此比漢堡市好, 『社會背景』仍然是學生在校成績決定性的因素, OECD (OECD, 見本文後段「比薩驚嚇」內容) 也不建議六年制小學, 但是漢堡市還是決定從2010年開始施行!」。 過渡時期採三種銜接課程方案也遭質疑, 「遭逢新制的學生將成為實驗室的白老鼠, 很難想像過渡時期要多久? 過幾年可能當中有一個模式會被採用, 實驗時期的後果將由學生承擔。」 他建議, 基礎學校和城區學校之間的銜接問題要先釐清, 決議中所指的「學校」決定, 學校是指誰要搞清楚? 是小學校長? 新制中學的校長? 還是一起決定? 他建議中學督察機制從現行的每四年一次改成兩年一次, 做好根本成果的比較以保證學校的運作, 也才能刺激質的改進。而且他主張督導結果的發表透明化。 此外, 教師的再教育投資計畫一定要列為重大目標, 企業對學校提供更多實習的機會, 好讓教師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完善規劃。 漢堡市的經濟將在2012年因為人口老化問題急需青年人才, 所以中學生的中輟比例 (2007年10. 3%) 儘量降到零 (Dreyer 2008)。

其他家長則擔心, 這次的學校改革將造成兩極社會的階層體系。 Mareile Kirsch問說, 「難道我們真的要分富人上私人學校, 窮人上公立學校嗎? 」 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因為家長要是有錢就不會逼自己的孩子去上這種偏左, 偏綠黨色彩的CDU 統一學校了!」「漢堡德國教師聯盟」(Deutscher Lehrerverband in Hamburg) 給反對的家長當靠山, 他們也強烈表達拒絕小學延長為六年的計畫 (Opresnik/ Zinkler 2008)。

對於今後只有學校可以決定學生上何種中學, 很多家長更是提出質疑。 晚報讀者 Martin Fischer 表示「CDU是怎麼啦, 反倒要陌生人來決定我們自己孩子有沒有學習潛力了? 」另外一位讀者Bernd Malöwsky表示「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現在家長甚至不能自己決定送孩子去哪個學校就讀, 不是都已經覺得家長不夠負責了嗎? 」Roland Bunke 更是生氣指出「我們的孩子將會再次像個玩具球, 在利益團體和權力衝突中被扔來扔去」。家長共同的訴求是學校改革重點是「班級小一點, 老師多一點」。 Erik Sell, 兩個孩子的父親表示 「教學觀念必須是正確的」, 他並且認為「學校需要特殊教育學專家和心理學專家」(Opresnik/ Zinkler 2008)。

台灣教育界對此省思方向

何時分流?

台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所以小學畢業不用面臨分流的的問題, 到國中畢業再分高中, 職業高中或五專, 應該不算太早。

德國小學生畢業, 五年級就要選擇中學, 過早分流一直是德國學制為人詬病的環節。一些人認為, 小學四年級畢業就要決定分流, 十歲的孩子哪裡搞清楚自己將來讀不讀大學? 再多讀兩年六年級決定比較好。 但是也有人認為小孩讀小學都在玩, 每天八點開始上課, 中午不到, 11點多12點就放學了, 趕快升到中學小孩子才能真正開始唸書, 現在小學如果改成讀六年只是多浪費兩年時間。 不同的論調, 莫衷一是, 而德國教育當局很早就做出的補救辦法, 譬如除了傳統「三中學制」三種中學之間的互換跑道方案, 還從1973 年導入「綜合中學」-Gesamtschule, 就是學生在四年級畢業後可選擇不進入前述任何一種中學, 而進入Gesamtschule。 Gesamtschule將古典中學,、實科中學,以及國民中學 (或稱為職業預校) 當中的界線打破, 最大的特色是讀到十年級以前暫不分流, 十年級以後部分學生選擇進入古典中學高階, 一部分則換到銜接的職業教育高中。 綜合中學主要分為兩類: 「整合性綜合中學」(integrierten Gesamtschulen),在這裡學生完全整合,沒有成績分組;另外一類則是也就是「協和性綜合中學」(kooperativen Gesamtschulen), 在這類學校哩,學生在部分科目中,必須依據成績分組上課 (德國教育 2007; Gesamtschule 2008)。

Gesamtschule在目前德國許多聯邦實施和「三中學制」並行, 是以「機會平等」為其創辦基礎,希望所有成績較差的學生,並不會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績不理想而喪失更佳的學習機會,他們可以依據個人的偏好與興趣考量來發展,不會如社會淘汰的機制一樣,因為弱勢而失去更好的發展 (德國教育 2007)。這類學校設立的出發點在打破社會階級的差別。 台灣從2000年頒布實施國高中一貫的「完全中學」, 儘管年限不盡一致, 也頗具相同意味。

中學轉換跑道機制
也就是說, 如果分流之後「隨時更換跑道」方案得宜, 早分流也不一定構成問題。簡單說, 在德國小學生畢業後上「三中學制」中任何一中學 都有不會立刻和受高等教育機會絕緣。而且, 在Gymnasium 的學生也不一定將來全上大學。學生隨著自己的, 成績表現和性向發展做調整, 隨時換到其他類型學校就讀的機會, 甚至即使中學不轉校, 到社會工作工作後還可以輕鬆再循第二教育管道 (der zweite Bildungsweg), 譬如選擇讀夜校等補上中學會考成績, 進入大學就讀, 這是正面部分。 負面方面譬如「社會背景」從以往就是主宰學生在校表現的最大因素, 不見改善! 德國境內以學生人數比而言,在鄉村中,職業預校學生的比例遠高於城市;像在Bayern邦與Baden-Württemberg邦的學生就佔了30% (德國教育 2007), 這和台灣現在社會上察覺到越來越嚴重的「城鄉差距」, 或是「社會貧富差距」造成教育有階級之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富人上好學校, 窮人上壊學校」, 有類似的發展趨勢, 所以, 德國如何在過去和過來幾年提出解決的教育改革方案, 值得台灣注意觀察。

學校選擇由自己決定
我們試想, 假使德國到目前為止還實施的「由老師建議學生上哪個中學, 而最後決定權操在家長手中」 就是「不用精確的成績數字做統一依據, 而是在校考試成績只做參考, 學生和父母自己可以最後決定升何種中學」的概念導入台灣的國中生畢業就學方案, 社會勢必造成混亂, 因為升大學最有望, 而且最直接的Gymnasium 鐵定爆滿, Realschule 和Hauptschule立刻關門。

台灣人心理多少懐者藉著子女的教育成就 (更)提高社會地位的心態, 非萬不得已, 很少家長自動會放棄鼓勵追求越高教育的機會, 如果可以自己決定, 當然大家都去上Gymnasium, 這點和德國社會有所差別。加上學校老師誰要做壞人? 誰敢去對權貴父母或者說關係良好的家長建議他們的孩子將來不上大學? 我們了解後當然不會認為台灣可以彷傚德國這個尊重家長意願的入學制度。

其實, 德國還有台灣人聽起來更「離譜」的考試制度, 譬如德國的「Abitur 」中學會考是由自己學校的老師出題, 自己的科任老師為口試評分, 學校成績列入總成績計算, 做為每年統一申請德國各大學科系的依據。中學會考除了例外情況一生只能考一次, 成績可用多年。 聽起來匪夷所思, 都不是當今台灣社會分數錙銖必較的心態能接受的。然而, 德國人在社會上講到當初的學校選擇, 普遍都認為是自己的決擇, 無關考試運氣, 也少聽說老師不公平,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比較客觀啊! 哪有比自己老師更有資格的人可以判斷學生應該上什麼學校? 」德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 學生答得出什麼程度的考題教自己班上的老師最清楚, 其他老師從哪裡下手出題呢? 台灣人馬上會問「由教學生自己的課任老師當口試老師, 口試時不是會做弊嗎? 如果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呢?」, 「可能啊, 但是有職業道德的老師為何要因為一個學生的分數賠上自己的名聲呢? 更何況評分的也不只是一位老師!」; 「就算真的某一科老師不公平, 也不會所有老師都錯判啊!」 對於老師專業判斷及人格的尊重 讓德國現行學制從1871年施行至今 (德國教育 2007), 雖每有修正, 少像台灣很多人都有「幾分之差飲恨沒上那個學校」的聽聞, 當中的道理, 值得台灣人細嚼。


這裡要說的是, 德國教育體系中很多所謂的公平的措施可能在台灣人看來不可思議。 德國教育體系給人民許多不同上大學的管道, 如果最後不上, 大概都是自己不想上的。要補充的是, 即使上了大學, 很多人也沒有畢業, 原因呢「因為沒興趣了」, 家長也大多尊重, 成年的孩子自己負責, 父母不用費心管了。常和德國友人提到學校經驗, 說到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不適合讀書時的神情, 一點都不像台灣人沒讀大學的有自卑羞愧之色, 甚至一群人當中讀最高的反而常成為自嘲或的被揶揄對象。 一群朋友, 從事各行各業, 只要自食其力, 都充滿自信, 關係平等。 想想, 是不是我們台灣人有太多的傳統包袱, 不敢去面對自己或是孩子可能不是讀書的料的事實, 還是社會對於不是讀書的料的孩子太早否定其他天賦價值, 讓他們在台灣社會抬不起頭來?

學生對於學校如果不能自己選擇, 就表示人生不能自己掌握, 台灣教育改革一開始就設定「廣設高中大學」, 就是順應民意, 要滿足更多人進入大學就讀的心願, 就是看到升學主義下大學窄門引發的弊病癥結, 對症下藥, 立意良好, 教育界有些人實在不該和「大學生因此素質低落」劃上等號。 讓想讀書的人都有機會上大學哪裡不對了, 上大學之後「不准混畢業」才是重點, 所謂「入大學門檻放寬, 畢業從嚴」才是有效提升大學生素質的重點, 不要本末倒置。

比薩驚嚇
德國教育制度是否值得台灣仿傚? 見仁見智。 不見近年來,德國教育界在連年國際性的比薩排名(PISA)的驚嚇中」人民自信心降到谷底。 「比薩驚嚇」翻譯自德文「PISA-Schock」,PISA為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的簡稱, 為國際性的學校成績研究, 由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舉行測試, 從2000年開始每三年一次, 針對會員國境內15歲學生日常知識和職業常識做評比並做比較。為了客觀, 抽樣調查過程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絕不是網頁上一些台灣學生誤解的成績好的才去報名參加!), 每一個國家從15歲的青少年各取樣4500到10000位參加測試。 2001年OECD發表測試結果, 在所有32個參加的國家中, 德國學生閱讀能力被評為21名, 數學20名, 自然科學20名, 甚至閱讀能力低落的百分比排名德國居然排位居27名! 遠遠落在最前面的芬蘭, 日本, 南韓, 加拿大之後, 只些微贏過波蘭, 希臘等國 (Der Spiegel No. 50, 2001: 61-63)。 成績之差, 讓德國上下舉國譁然, 並造成德國教育界和社會媒體龐大的迴響。2003 德國排名稍前進, 媒體評「可以喘口氣, 但是還沒有脫離警訊」(Erleichterung, aber keine Entwarnung) (PISA 2003)。2006 的測試結果德國儘管其它項目仍差強人意, 自然科學學習成果終於擠入前10名, 媒體稱「德國走在正確的路上」(Deutschland ist auf dem richtigen Weg) (PISA 2006)。

台灣學生的學習成果呢? 前兩次我們沒有參加不得而知。 2006 年參加PISA的結果呢? 台灣媒體報導「國際傳來捷報,台灣學生在PISA表現優異,甚至打敗芬蘭、香港等國,這些教改之後,接受九年一貫教育的學生,表現另人刮目相看。當社會一片撻伐教改失敗,孩子失去信心、升學壓力沒有減輕、學生能力倒退之時,我們的孩子,在國際表現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國學生在2006年首次接受測驗,表現不俗,我國學生在『數學成就』平均成績在國際排名第一,勝過第二名的芬蘭、第三名的香港及韓國、第十名的日本及瑞典的第二十一名;『自然科學』平均成績國際排名第四,亞洲地區僅輸給第二名的香港,日本及韓國的表現,還落後我國。『閱讀』表現雖然不如數學與科學成就,落於第十六名,但也等於為我國把脈,成為教育未來加強重點。」(教育部電子報 2008) 總而言之, 台灣整體的教育發展也正走在進步的路上, 不容妄自菲薄。

當然, 各種分析只看平均值是危險的, 比如「均富社會」和「M型社會」裡人民的財富平均值可能相當, 但是卻呈現截然不同的貧富差距現象。也就是說, 看PISA 評比, 參賽者之間的差異性也必須列入討論。 不是說台灣這次參加PISA的學生差異性過大, 而是不能因為一次平均不錯的成績迷失了改革的方向。看德國, 儘管每一次大體上有進步, 他們並不滿意, 各個政黨在各項政治競選中也針對難堪的PISA成果「國家糗事」提出自家的教育改革白皮書。 這次「綠黑聯盟」的端出學校改革的菜單就是一例。從政策一提出來, 各方就意見不斷, 這表示德國社會上有非常多的人關切這個議題。 對台灣人而言, 也再次見識到德國人凡事批判, 凡事存疑的態度。相信這個實事求事, 講求效率的國家, 一定會在短時間找到教育改革方向並一再修正。不能否認的是, 即使PISA 測試結果15歲中學生的學習成果被評定為「後段中間」(im unteren Mittelfeld ) 到目前為止, 不管在法律, 哲學, 醫藥, 工程, 音樂, 運動, 德國人在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翹楚人才, 經濟上還是歐盟第一強國! 可以解釋為團體平均表現和個別突出差異不同的結果嗎? PISA評比的存在, 給參與國家對自己國家的中學生學習成果有客觀的比較機會, 不容忽視, 台灣應該繼續參加PISA, 讓國際評比繼續成為台灣中學生的學習成果的指標之一。

教改不可走回頭路
教育是百年大計, 教改更是艱困的課題, 主持教育改革永遠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如果有權利的人都抱著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度, 台灣教育如何向前行? 考是非題學生可以猜題, 考問答題老師評分標準不一, 都說不公平! 一試定終身不好, 分兩次考也可能其中一次會生病誤事, 用平時學校成績當作依據又太累了, 順了婆心, 逆了公意, 不可能皆大歡喜。在德國也是一樣, 就像針對這次的學校改革, 前面提過的「漢堡商會」主席Dreyer先生指出「只有一件事很清楚, 在接下來的四年學校改革政績將會被咒罵, 因為歷史上顯示, 『學校』這個沉重且感性的議題, 不會為執政黨贏得選票, 相反的, 只會流失選票」。在台灣, 之前的國民黨沒有大刀闊斧實行教育改革可以解釋為失去執政權的重大原因之一, 這次民進黨也部份因為教改造成混亂流失選票, 慘遭下台。 「教育改革」這個燙手山芋丟來丟去, 主事者動則得咎, 社會上一談到改革方案總是怨聲載道。 那麼台灣難道就不要教改了, 或是乾脆回到以前的聯考制度? 持這種態度的人士是不是完全忘了1994年全面教改以前的理性討論了? 難道要因噎廢食? 難道可以說在民主多元的社會裡不同的聲音太多了所以乾脆走回獨裁體制比較省事? 要知道, 教育不管如何改革, 喪失既得利益的那一族群 (還有一群永遠搞不清狀況被牽著鼻子走的) 一定會提出抗爭, 這就是民主社會兩(多)黨政治制衡的基本力量, 但是抗議歸抗議, 最後還是要走上義理之爭, 重要的是每個族群都一定要有表達意見的管道, 而且聲音被聽到, 意見被採納, 民主的政黨政治就可以達到傳聲和照顧選民的目的。 教育改革必須不斷往前行, 教育政策需一再修正, 這才體現更多透徹的意見, 更投入的關心和更深入的參與, 這是台灣民主向前行的具體表徵, 怎容懷舊? 慶幸的是, 台灣歷任教育部長都重申過「教改不走回頭路」的看法, 這是讓致力於改善台灣教育的熱心參與人士, 不管體制內或體制外, 最大的心理支柱!

結論
德國漢堡學校改革的新聞喧騰一時, 什麼「黑綠聯盟」,「學校雙體制」, 「三中學制」, 「比薩排名」等等, 終會過去,重要的是從一則新聞看出一個跟我們台灣沒有直接關係的小選舉中的政見細節引發的理性和感性的討論, 我們看到不管是來自家長, 教育工作者, 還是社會上的商會主席, 任何人都有權利表達意見, 任何人的意見都是寶貴的。台灣的教育同樣也需要更多的參與, 教育改革政策修定需要更多的聲音!


--------------------------------------------------------------------------------

參考文獻
Der Spiegel No. 50, 2001:
德國明鏡週刊, 2001年50 期, 12月10日出刊

Dinges-Dierig 2005
Dinges-Dierig 2005/Hamburger CDU 2005: Von der Bildungswende zur Schulstrukturreform: Zwei Wege für Hamburg- die Stadtteilschule als historische Chance, 取自網頁資料, http://www.cdu-hamburg.de/27006/Uploaded/Eckpunkt-Ideen_Schulstrukturreform_15.01.2007.pdf

Dreyer 2008
「漢堡商會」 (Handelskammer Hamburg) 主席Karl-Joachim Dreyer先生投稿文章, 標題「學校改革計畫欠周詳, 學生將為此付出代價」(Schulreformpläne unausgegoren. Schüler werden die Zeche zahlen) 2008 年四月12/13日第13版

Gesamtschule 2008
取自網頁資料, 網址http://de.wikipedia.org/wiki/Gesamtschule,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 年三月三十日

Opresnik/ Zinkler 2008
「學校改革-大不安」(Schulreform-die große Verunsicherung) 作者Miriamh Opresnik 和Diana Zinkler。出處: 德國的漢堡晚報 (Hamburger Abendblatt), 2008 年四月12/13日第13版

PISA 2003
Erste Ergebnisse: Erleichterung, aber keine Entwarnung. 取自網頁資料, 網址http://www.zum.de/Faecher/evR2/BAYreal/as/se/pis/pisa2-01.htm

PISA 2006
Deutschland ist auf dem richtigen Weg. 取自網頁資料, 網址http.:// www.bundesregierung.de/Content/DE/Magazine/MagazinSozialesFamilieBildung/059/t2-pisa-2006.html

Stadtteilschule 2008
「Stadtteilschule」, 中文翻譯為「城區學校」, 取自網頁資料, 網址http://de.wikipedia.org/wiki/Stadtteilschule,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 年三月一日

Zeit 2007
終結國民中學 (Ende der Hauptschule), 網路下載資料, ZEIT online, 刊登日期2007年4月18日, 網址 http://www.zeit.de/online/2007/16/hamburg-stadtteilschule

德國教育 2007
取自網頁資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5%9C%8B%E6%95%99%E8%82%B2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7年9月26 日

教育部電子報 2008
PISA成績放異彩 台灣學生受肯定. 取自教育部電子報網頁資料, 網址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period_num=294 , 294期 2008-0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