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德國大學生校園內的競爭
德國敏斯特大學教育學博士 王秋萍
發表於 台灣 “教育研究月刊“, 第184期, 2009年八月號
德國校園時代 (die Zeit Campus) 雜誌2009年四、五月雙月刊封面題目標題「多少競爭算是健康? 」 (Wie viel Konkurrenz ist gesund?) 探討現今德國大學生面對未來在大學校園內就開始相互競爭的問題。 德國大學在學生只間的競爭既是個公開的秘密, 也是個當事人禁忌的話題, 是嘛, 當今大學生凡事耍帥、耍酷, 誰願意承認自己怕被別人比下去甚至暗槓在心裏?
誰願意打小報告說出一些不道德同學間影響別人成績的「奧步」? 在持續加溫的校園競爭環境下大學生壓力好大, 但是壓力到底從何而來? 他們是如何面對這股較勁的狂熱? 在專家眼中, 多少競爭算是「健康」? 大學校園到底還是可以交到人生摯友的地方嗎?
壹、 「不斷的競爭幾乎已經摧毀了我們的友誼! 」
25 隨的Esther 和 24歲的 Lili 是德國Mainz 大學生物系的同學, 兩個大女生原本友誼深厚, 然而就在Esther通過「大學中間考 (Vordiplom )」 的那一天, 兩人的友情觸礁了! Esther在得知通過考試的好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打電話給Lili, 她手指顫抖對著聽筒語無倫次敘述著考試過程的細節: 「...然後啊, 教授就跟我說, 妳通過考試了! .... 」 Lili 只是在電話另一端有一搭撘、沒一撘應回答「喔, 那真好啊! 」 其實她根本沒在聽, 只是內心一直默默盤算著....
Lili和Esther相識在五個學期之前, 那時兩個人都是新生, 之後Esther就一個考試接著另一個考試過關斬將, 不知如此, 她還有時間參與大學辦的雜誌, 校外還有某企業做了實習。 而Lili是望塵莫及, 什麼時候可以參加「中間考 (Zwischenprüfung )」都還遙遙無期呢! Lili心裡想: 我跟她怎麼差這麼多? 掛掉電話, Lili的心情簡直當到谷底, 也因此她決定不再跟Esther說話了(Kutter, 2009: 33) 。
這種嫉妒和競爭的感覺, 很多大學生普遍都有, 據傳,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美洲研究所的學生會把要繳的報告藏起來, 才不會有同學因為參考了內容而獲高分; Dortmund 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已經開始校外表現的競爭, 聽學生神勇無比細說自己的經歷-「我已經寫過自己的廣播劇劇本了!」, 「我還幫鐵達尼雜誌寫文章!」; Augsburg 大學甚至必須安排有經驗的「學生輔導」 (Tutoren) 協助住宿生的「文化和社交生活」, 為了避免同儕之間的競爭, 學校要他們在和學生談話跟進行輔導時要特別注意, 不要在學生面前稱讚其他人學生的好成績, 而只要提個別的進步 (Kutter, 2009: 33)。
Esther的一個同學說:「有些開口就問別人考試的成績同學, 其實只是為了誇耀自己的分數比較高。」他目前就讀於Maiz大學法律系, 受訪時表示引述他的話不要寫出他的真名, 才不會被罵打小報告。 他繼續表示:「大學裡每個人都愛面子、耍心機」 , 像有人會把教授指定參考在圖書館藏起來讓別人借不到, 甚至乾脆把書裡面重要內容連頁撕掉讓別人沒辦法越讀參考去準備考試, 老實說, 這些壞招術已經不足為奇了, 連心理戰都出來了, 譬如連父母是不是有相關行業的顯赫背景也可以嚇唬人, 像他本人就曾在第一學期的迎新舞會上被幾個「準律師」學長這樣問候: 「嗨, 說說看, 你父母是哪一行的? 是搞經濟法還是稅法的? 」, 試圖用這招把別人的聲勢比下去 (Kutter, 2009: 34)。
當然了, 同學表面上看來還是一團和氣, 平日大家通通擠在水洩不通的大講堂聽課, 同聲開罵教授上課無聊透頂, 但私底下可是暗潮洶湧, 各自較勁, 不是考試互拼高分, 就是為了好的實習機會而你爭我奪, 以便在未來求職信中自吹自擂, 而這樣的競賽在大學是家常便飯, 不算問題了(Kutter, 2009: 34)。
貳、 都是為了將來?
「競爭源於欠缺」, 當很多人必需分配不能均分的好東西時, 競賽就開始了。 在大學校園裡, 「未來的機會」 就是需要「分」的東西- 優勝劣敗, 將來的就業機會似乎就取決這個原則。 所以很多人相信, 就業的競爭不是在拿到畢業證書之後, 而是早在大學期間就開始了。 柏林社會研究經濟中心 (Berliner Wissenschaftszentrum für Sozialforschung, 簡稱WZB) 主任Jutta Allmendinger 指出「有時候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可以感受到未來職場的競爭」, 她表示「這實在是一個令人不愉快的發展- 誰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可以決定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 儘管如此, 中學分流後, 14、15歲的學生就必須選擇所謂的「重點科目」 (Profilfächer), 所選的重點科目不只劃出了一生資格的藍圖, 還限定了自己未來的出路 (Kutter, 2009: 34)。
在大學還有憤世嫉俗的教授這樣「警告」新生的: 「您現在看看你左右兩邊的同學, 知道嗎, 幾年之內您們三個當中只會剩一個還坐在位子上。誰都想學士課程歷經百戰之後成為三人中剩下的那一個人啊, 不把左右鄰居比下去, 怎能夠順利晉升到碩士資格? 原本德國舊制度下, 大學內大家都有相同的目標, 就是取得碩士 (Magister) 資格, 但是, 自從歐洲波羅尼亞大學整合計畫後, 德國校園就有了學士 (Bachelor) 和碩士 (Master)的差別 , 也造成了校園裡的兩個階級: 讀Master 碩士好像前途似錦而 快速取得的Bachelor 學士學位, 企業界似乎尚未完全認可, 也前途茫然。而且, 也不是想繼續讀碩士就有位置, 因為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大學會提供多少碩士的名額, 恐懼增多粥少的心態下, 就先把同學當做競爭對手, 唯恐同學擋了向上發展前途的梯子。 很多人相信, 在梯子另一端等著的是公司企業的人事部主管, 他們只讓頂端的畢業生通過, 但是通過後呢? 晉升到的是一個其實誰也不知道的未來。像眾所皆知的法律系, 大學的成績就決定了將來是否進入大型律師事務 (Großkanzlei) 或是當上法官, 這樣法學院裡課業分數就錙銖必較了, 而公司企業的人事部主任選擇的依據為何呢? 成績高? 是否有實際工作實習的經驗? 有沒有到過國外的經驗? 難怪會聽到才22歲的準畢業生, 還沒有實習經驗, 緊張兮兮的問: 「跟別人比起來, 我現在才實習是不是已經太老了? 」(Kutter, 2009: 35)。
同年次的同學間的比較的確是必較明顯, 以前大學舊制, 同學入大學年齡盡管差不多, 但是因為講求自由自主, 可修的科目選擇廣, 大學不收學費, 有人打工, 有人實習, 有人到其它國家大學做「國外學期」, 有人選擇先結婚生子, 發展方向可能性多, 每個人都有空間做自己人生的個別規劃, 所以到畢業時大家年齡就滿懸殊了, 沒有什麼直接比較和競爭。 而新制度下的「快速大學 (Turbo-Uni) 」(王秋萍, 2008: 169-177) 裡, 幾乎同班同學都差不多同年齡, 同齡競爭心態就激烈了, 因為大家不久也會同時進入職場, 「以後要把別人比下去, 現在在大學就要比他們強! 」 (Kutter, 2009: 35)。
參、 自討苦吃的不少
回到Esther和Lili 兩位女同學的例子, Esther就是在這種競賽心態下進行她的大學計畫。 窄褲管包著細長的大腿, 顯得有點神經質的Esther 抱怨: 「有太多要完成的事了, 而且最好同時做完, 讀大學苦啊! 所以一刻都不可以鬆懈啊! 」當Lili和朋友們聚在宿舍煮飯聊天時, Esther就坐在家裡書桌前猛K化學公式, 所以她才能超前, 超在Lili之前,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這是Esther的座右銘, 也認為是自己付出代價的肯定, 她享受這份祕密的勝利感, 然而面對好友Lili, 她的罪惡感卻油然升起, 她明白, 自己的野心已經損傷了兩個人的友誼, 但是她不知道要如何開口說, 即使在吵架的時候也都忍住。 終於在一個寒冷的冬晨, 兩人走在灰濛濛的大學路上, 情緒終於爆發了, 兩人對對方的憤怒和失望還有對自己的不滿一股腦全宣洩出來了, Lili說: 「反正妳心裡只有自己, 想想看, 妳能夠讀那麼快還不都是我在支持妳! 」 Esther 緊閉雙唇, 心裡卻不斷對她說: 「妳只是嫉妒我, 看不得我好! 」 美好的友誼已破碎, 兩人都好累, 事實上, 她們卻都沒有觸到問題根源。
Esther和Lili 當時需要的是時間去瞭解, 她們的問題不在誰比誰強的競爭, 而是對未來恐懼的心理, 不確定讓她們產生壓力。 今天的Esther什麼都看清楚了, 她一語道破: 「我那時候就是缺乏安全感, 也沒有自信, 我就是需要從外界競爭中給我的肯定。」像Esther這樣的大學生比比皆是, 大學時期正好是青少年成長為大人的階段, 正是跟父母切斷臍帶學習獨立生活的階段, 但是他們需要時間來摸清楚方向, 嘗試和考慮, 然而緊湊的課程安排讓人沒有時間深思這個問題, 所以很多大學生藉著具體的課業成績表現來肯定自己 (Kutter, 2009: 35)。
肆、 驢子拉車的比喻
很多大學心理學家已經觀察到, 來自知識階級階層的孩子和來自非學術背景家庭的孩子都承受莫大的學業壓力, 前者的壓力來自家庭, 儘管一些家長非常開明, 仍舊存在盼望, 期待孩子也必須具備相等的學術頭銜。 後者父母不屬於學術界或是沒有上過大學, 壓力的來源則著眼於工作的前途, 他們知道唯有藉著比別人勤奮用功, 才有擠上上層社會的機會, 每個人競爭都有原因, 有些人甚至拼了又拼, 直到自己筋疲力盡 (Kutter, 2009: 35)。
當大學的壓力大到自己不知道如何解除時候, 大學內有專業輔導人士提供協助。於德國Oldenburg大學暨學生會擔任心理社會諮詢中心主任Wilfried Schumann 就是幫助大學生減壓的專家, 他「輕鬆」的辦公室就位於「難纏」 學園的另一頭, 辦公室外面擺著舒服的紅沙發,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茴香茶的氣味, 讓等待和他談話的學生可以先紓緩情緒。 不久, 門打開了, 穿著牛仔褲一頭灰白的卷髮的Schumann 先生出現在眼前。「很多尋求諮商的學生一看到我就直呼「老師! 我已經不行了, 請趕快把我修理一翻, 讓我重新啟動。」 Schumann 輕笑搖頭表示「這些學生似乎覺得, 我可以先把他們心態調整正常, 然後讓他們再回去過從前一樣的生活, 哎呀! 這樣是行不通的! 」 一邊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張黑白影印的圖片, 圖片上畫著一頭驢子拖著一個滿載貨品的拉車, 因為拉車那麼重, 使得驢子四腳離地, Schumann解釋: 「因為拖車太重了, 現在驢子使再多力氣也沒辦法拉動拖車, 不是嗎?我常跟我的學生說, 如果你感覺自己像這頭驢子, 使不上力, 那你就得自己做改變了! 」 學生說「您就是把大學的課程比喻為這個沉重的拉車嘛! 」 「那也不見得! 大學學業的壓力客觀來說常常很大, 但是過重的負擔卻往往是過份要求完美的心態造成的。, 拖車的重量不可以過重, 驢子才拉得動, 但是拉不動的時候就拼命和別的驢子比較也沒有用, 因為必較只是加強自己覺得必需完成的工作的壓力, 而不會增強體力完成目標。 當今的學生還不只拉一個拖車, 而是三個! 第一個拖車是大學科目拿到A, 第二個拖車是最好的實習機會, 第三個是國外學期, 而且都要得到最高的分數, 達不到最高目標的就痛苦不堪 (Kutter, 2009: 37)。
「我還有個故事」, Schumann先生喜歡講故事, 因為故事常常能彰顯自己沒有想到的問題,「我自己是一個馬拉松賽跑選手, 業餘的啦, 開跑了, 我看到旁邊的專業選手, 他的體能狀況我是比不上的, 這時候我怎麼做? 難道我應該拼命和他並駕齊驅跑得一樣快嗎? 不可以啊! 因為照那樣的速度我是無法跑完全程的。 我知道, 如果我的目標是到終點, 我就必須一套運用我的資源到達終點的方法, 也唯有如此我才能成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先天條件, 自己先天和別人不同的資源, 所以每個人必須擒住自己的標準, 找到自己的速度, 就會成功! 」 (Kutter, 2009: 37)
伍、 「我們可以互相幫忙, 這樣才實際! 」
但是也有沒有競爭心理的例子: 25 歲的Albrecht Schrader 和24歲的Philip Hausmann 是同在Köln 主修音樂的同學, 和Lili, Esther一樣, 他們也是在一個大堂課相識, 因為分在同一組做主題報告讓他們成為朋友。 我們看看他們的對話:
A: Philip 比我有野心, 也比我有紀律。
P: 而Albrecht的和聲學和識譜能力比我強。
A: 但是因此我們倆人就展開競賽的想法太就荒謬了! 我們互相鼓勵。
P: 然後我們藉著從對方長處得到優勢, 我遇到不懂的地方, 就請Albrecht 解釋, 反之亦然, 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循這個模式互相幫忙, 非常實際。
A: 因為Philip的野心和紀律迫激勵我更常到圖書館用功, 但是我的目的不是要贏過Philip, 而是為了我自己。 我們都明白自己有對方沒有的常處, 截長補短就是我們的相處之道。
P: 不錯!
A: Philip甚至幫我在他公司找到活。 現在我們幾乎每個星期去聽一次音樂會, 不久前我們開始一起在一個合唱團唱歌。
P: 「大學」 是我們倆人友誼中的話題, 但是只是眾多話題當中的一個, 因為我們可以聊的實在太多了!
「比較」可以是正面的, 但是先決條件是要先瞭解自己能力的限度, 而且比也要和能力旗鼓相當的比, 把對方當做挑戰, 當做新的動力, 讓自己繼續發展成長, 否則就是逞強了。 我們知道, 兩個業餘的馬拉松選手是很合適互相切磋, 如果業餘的硬要和職業選手較勁那就是自討苦吃了。Schumann 先生遞上了奶油餅乾, 好像藉此比較容易嚥下那痛苦的事實, 他補充: 「每個人都得承認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強中自有強中手啊! 在大學裡沒有學到這一點的, 在工作崗位上往後遲早會嚐到【燒光】burn -out的滋味。」 (Kutter, 2009: 37)
再給個忠告吧, Schumann先生! 到底要怎麼應付競爭的心理呢? 這位心理學家表示: 「不難啊, 其實重要的是, 不要只從大學學業的成績 , 而且也要從嗜好培養和社交生活 中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把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遲早會失望!」 (Kutter, 2009: 38)
陸、 沒有理由要對同學心懷怨恨!
正當大夥兒 肚子塞滿餅乾要躺進紅沙發舒一口氣時, 又想到我們造訪的初衷, 「等一下, 和同學的競爭心理跟後來的工作有什麼關係? 對啊! 就是先在大學裡就把同學比下去, 這樣才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不是嗎? 」Schumann先生笑了, 「如果這樣想, 我就會反問我的學生, 你已經知道將來你要做什麼了嗎?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以沉默回答我的問題。
按照我的經驗, 只有很少學生在大學課程一開始就清楚決定自己將來的出路, 畢業後進入哪一類型的行業或許心裡有譜, 但是哪一家公司? 哪個部門? 即使是少部分很明確知道的, 也有足夠的時間改變心意, 不是所有把參考書籍藏來藏去不讓別人看的法律系學生將來在大型律師事務所值夜班的時候都是心滿意足的, 真正幸福的也不一定都是大律師, 也就是說, 在大學裡頭所競爭的未來機會是那麼的抽象, 以至於根本就不值得去做任何直接的競爭, 換句話說, 為了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大學同學根本沒有理由頭破血流去競賽 (Kutter, 2009: 38)。
柒、 工作生涯: 在畢業後好戲才上場
Jens Weidner 是德國漢堡市HAW 大學犯罪學系教授, 他把親身經歷過的負面侵略性經驗寫成了一本有關正面侵略的書, 書名為「青辣椒策略」 。 以下Weidner教授接受時代雜誌專訪的內容:
時代雜誌記者: Weidner 教授, 您提出了「青辣椒策略」, 在這本書中您主張在面對競爭時要多一點侵略性, 就此您如何解讀大學裡面的競爭呢?
Weidner: 不必解讀, 大學裡面不應該有競爭啊!
記者: 可是您不是主張「人生像碗淡而無味的白粥, 有時候要摻進去辣椒才能刺激食慾嗎?」大學裡面加入競爭就像白粥加入辣椒, 是不是?
Weidner: 那是說大學以後的事! 進入社會困難會接踵而至, 所以在大學裡要重視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這個能力即使在職場上也需要。 你能想像一個畢業生在求職面試會上一個人滔滔不絕, 掌控全場, 別人說話還插嘴, 老闆敢雇他嗎?
記者: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得承認, 大學期間跟自己坐在隔壁的同學是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啊!
Weidner: 而我們正好要把這樣的情況拿來激發自己! 跟他們做朋友, 不要只和讓自己覺得輕鬆的同學做朋友, 而是要能挑戰自己的, 這也會是對將來有益處的接觸。
記者: 您自己也有這類型的朋友嗎?
Weidner: 對啊! 在大學裡我們有個四人黨, 其實到今天都還是。 在四人黨裡頭後來有一個和我同時應徵想進入某公司, 結果老闆錄取了他, 沒有用我。
記者: 您當時一定有點生氣囉?
Weidner: 很生氣呢! 但是他真的必我強, 人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學習, 學習接受並且尊重別人比自己優秀。
記者: 所以, 您的理論是, 大學畢業後就必須開始競爭, 那從大學時期就開始訓練準備不好嗎?
Weidner: 不好! 競爭在進入職場後頭幾年就會自然碰到, 不必要先預習。 我是漢堡大學應用科學教授, 我之前曾經在試著在課堂上開預備課程, 沒有用! 因為學生根本不相信我所描述的職場生態。
記者: 譬如什麼, 請舉個例子。
Weidner: 譬如有個人必須做一個工作匯報, 他準備得鉅細靡遺, 簡報、 圖表、 幻燈片俱全, 心正在想這回是我一輩子做得最好的一次報告的時候, 一個同事插進來一個問題, 這個同事可能正好和你都是公司內部的某一個職位的候選人。
記者: 競爭對手?
Weidner: 就是! 他就提出一個正好你不會的問題, 這個問題根本和報告題目風馬牛不相及, 你也這樣解釋, 但是他就是不放過你, 同時他的三個同黨也加入戰局, 全部堅持要你回答問題, 你就是答不出來, 方寸大亂, 報告結束, 晉升的可能性也結束了!
記者: 這樣太過分了!
Weidner: 我的學生也是這麼說, 他們不相信誰會這麼沒有道德, 他們還準備和我展開一場道德辯論, 但是我只能說, 現實歸現實, 而現實是殘酷的!
記者: 您覺得職場生活最困難的部份是什麼?
Weidner: 和同事交往要心存「健康的懷疑」, 要是同事攻擊你就要反擊, 如果有人阻礙你的工作, 你就要讓他們看, 你不可以讓他們得逞。
記者: 就用您剛剛舉的例子給我一點忠告吧!
Weidner: 你必須確定, 這位同事是真的在騷擾你, 然後以其道反制其人之身, 他有同黨, 你也有, 下回他報告你也提無關的問題讓他束手無策。
記者: 這樣說來職場上也有朋友了?
Weidner: 不管你在工作單位上有沒有朋友, 攻擊侵略只有在必須的情況才使出, 而且你要真的夠狠, 敢發動攻擊 (Weidner, 2009: 38)。
捌、 結論: 大學最重要的是友情
相對於競爭, 大學期間首重交朋友, 心理學者, 也是侵略性理論專家Weidner 教授指出「大學畢業後人生的苦難才開始! 」, 畢業後找工作、 增加社會地位、尋找支持贊助者... 樣樣才需要競爭, 那時候的勾心鬥角哪是大學時代區區把參考書頭藏起來這種雕蟲小技? 大學時代不需要用到手肘去擠掉友誼, 相反的, 互相扶持才是要策! 互相借上課筆記, 互相交換應試技巧的, 不只省下勾心鬥角的時間, 也讓大學生涯充滿樂趣, 還能交到死黨。 和朋友截長補短, 在大學課堂上結下的友誼將來在職場上也可能帶來驚喜, 你們想這不是很可能嗎? 以前大學的鄰座同學在別的城市工作, 突然提供自己公司裡頭一個有趣的職缺給你, 沒有一個畢業後交到的朋友比得上當年同坐在課堂無數小時的老同學, 所以大學的競爭不只不健康也不必要, 甚至壞了將來的機會。
這個事實後來Lili和Esther也都學到了, 在她們吵過後一年決定各走各的路, 因為她們清楚,不要競爭, 自己為自己念書, 她們必較能夠認清自己的能力, 也因為距離讓她們重新找到相互接近的方式, 兩人的友誼挽回了! 現在每當Esther 任何事達到了目標打電話給Lili, Lili也能真心誠意給與祝福 (Kutter, 2009: 39)。
大學內的競爭可以是健康的, 不用嫉妒, 不用怕將來的機會會被同學捷足先登, 因為大學培養的友誼可能是人生旅途中不期然的助力, 找能力相近的同學相互觀摩、 砥礪, 找優點不同的朋友來截長補短, 大學生的學業就不會充滿無謂的壓力!
參考文獻
Kutter, I. (2009): Wie viel Konkurrenz ist gesund? Zeit Campus. Nr. 3, Mai/Juni 2009, 32-39.
Weidner, J. (2009): Berufsleben: „Nach der Uni wird es hart genug“ Zeit Campus. Nr. 3, Mai/Juni 2009, 38.
王秋萍 (2008). 德國快速的大學生工廠. 教育研究月刊, 172-1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